code

顯示具有 Coursera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Coursera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

Scala Parallel Programming課後心得

上完了!很短的課程。


課程內容我覺得稍微有點失望,主要是習題設計的問題。
習題多數時候比較是在implement application logic,但不見得是parallel construct的運用,所以其實我還是有一點一知半解。

比較好的習題方式應該是多個小的習題,但是每個習題都是給予一個sequential mini project,要我們怎麼利用lecture中交的來改成parallel program,然後比較performance,這樣就很容易懂和進步,因為畢竟之後真的要運用在工作中的話,一定就是找尋可以parallelize的sequential parts,去做performance tuning。

第四個禮拜教了某個parallel data structure的implementation,這有好有壞,不過可惜的是本課程老師口音有點難理解,字幕又是自動翻譯的,常常不正確,造成我很難做筆記,最後就放棄不做了,剛好作業其實跟parallelization的實作相關性不大,變成也不需要太理解lecture video中的內容,也是能過關。

不是很推薦本課程,不過如果想要拿到specialization,就只好拿囉,硬要給分數的話,會給75分。


2016年11月3日 星期四

Coursera: Functional Program Design in Scala 感想

這原本是Martin Odersky在Coursera開的一門免費課,但終究免費MOOC的商業模式是失敗的,所以在Coursera往盈利方向前進的路上,多數課程都變成沒有免費的certificate,而且也不能access graded assignments。這門課也不例外,原本兩門長課被分割成了Scala Specialization的前三門課,外加了一門新的Spark課程,以及一個Capstone project。

話說免費的certificates有意義嗎?我個人感覺是有,因為這是修課過後的證明,唯一走過留下的痕跡。老實說要修完一門這種難度的MOOC課程的人是佔比很少的,因為花了不少腦力與時間啊!MOOC修完幾乎沒有什麼立即的利益(除非你的工作本來就需要用到這門知識),所以完成率都相當的低落,如果連免費的certificate都沒有,對我個人已經沒有任何吸引力。我會把certificate拿來放在Linked-in的profile上,證明我是個life-long learner。

所以這也是我想要付費買Cousera Scala Specialization的原因,除了學習新的知識之外,就是為了這個certificate。付了錢之後真的會很有動力完成它!我想這也是免費MOOC不容易達到的事情。

這門課是之前的Scala課的一半內容,而且內容完全一模一樣,這也帶出了是否MOOC的內容可以重複利用的問題?隔了幾年之後,理論上應該要加上新的東西吧?畢竟Martin的Scala書也針對了新版的Scala補上一些東西,事先錄影好的課程也應該要有補充。

上了第二次,還是非常好的經驗,是programmer接觸functional programming很好的敲門磚。繼續註冊了第二門課!